亞歷山大和秦始皇對於知識與文化的做法是否對以後的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本人算是歷史業餘愛好者中的小白,在看書的過程中,發現秦帝國在完成大一統前都廣開言路,馬其頓最開始也虛心向雅典學習。在統一之後,秦始皇對於文化的統一做到令人爭議的地步。度量衡也好,文字也好,書也好,都通過了他的方式進行統一。而亞歷山大卻沒有這麼做。在亞歷山大的鼓勵下,圖書館遍地興建。因為那時候知識傳播的局限,亞歷山大的做法,讓那時候的很多東西都留了下來,也得到了後世的傳承,譬如那時候的很多哲學思想。而我國卻因為秦始皇的做法而失去很多我們至今未知的東西,包括一些模糊的歷史,使得現在很多關於那時候的歷史還需要推敲考證。在亞歷山大死後,帝國馬上分裂,之後的羅馬也是奉行同樣的寬容政策,歐洲再也沒能形成像中國這樣統一的國家。反觀我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所以,他們兩個的做法,到底對後世產生了什麼影響呢?是否影響到今後的軌跡呢?是否直接導致之後歐洲的格局和華夏的歷史格局呢?如果不是的話,那產生的影響又是什麼呢?謝謝各位了。


我個人認為(^_^)無論是大秦帝國,馬其頓帝國,還是羅馬帝國,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歐洲人的第一個帝國:馬其頓帝國】
馬其頓本是巴爾幹半島北部蕞爾小國,在公元前4世紀崛起,先滅希臘諸邦,後征希臘,然後鯨吞波斯帝國,一直到遠征印度失利,疆域從西邊巴爾幹半島到東邊印度的孔雀王朝,地跨歐亞非三洲,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當此之時,華夏正在戰國中期,孔雀王朝實力也相差很遠,馬其頓帝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帝國。

但是對於亞歷山大來說,印度是個遺憾,更遙遠的東方還有很多未知的地域,他對東方有些強烈的嚮往和追求,當然也有野心。

對於同時期的歐洲人來說,東方比他們富庶,因為無論是原來的雅典,斯巴達還是馬其頓等蕞爾小國,他們的實力與波斯帝國,都差的太遠,所以當時的歐洲人普遍嚮往東方。

亞歷山大東征是古典歐洲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對東方進行的最遠的一次征服,也是古代歐洲對東方的第一次征服,建立起了龐大的帝國。它將歐洲人對強大的渴望、對富庶東方的嚮往、對未知地域的嚮往深深地烙在心中,磨刻在骨子裡,成為歐洲人心中永遠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也將激勵著歐洲人在嚮往強大,渴望財富的道路上不斷進取。

【為什麼馬其頓帝國之後走向分裂而不是另一個統一帝國?】
馬其頓帝國在征服了無數地區之後,並沒有使其國境內的民眾形成共同的統一的認同,馬其頓的文化相對於希臘諸邦,相對於波斯帝國,相對於孔雀王朝,甚至相對於戰國諸侯,都處於弱勢地位,所以說,馬其頓帝國文化的影響並不強,而是馬其頓強大的武力影響深遠,而武力帶來的影響上文說過了*^_^*

在帝國強盛的軀殼之下,是虛弱的骨肉,馬其頓帝國內部充斥著征服者與被征服者、不同文化信仰、不同民族間的矛盾。被征服的波斯帝國人不會認為馬其頓人是同胞,希臘諸邦不會認為馬其頓人是同胞,他們只會把馬其頓當做侵略者,當做壓迫自己的人。

所以,馬其頓帝國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帝國,帝國因他而生,隨他逝去。亞歷山大死亡,帝國骨斷血崩,分裂為各個國家。

【歐洲人永恆的嚮往:羅馬帝國】
羅馬也本是義大利半島一蕞爾小國,由一開始的擴張,後來控制整個義大利半島,建立羅馬共和國。之後的羅馬共和國一直擴張,打敗迦太基,控制巴爾幹半島,最後將大半個環地中海地區囊括其中。

但是羅馬執政官不滿足於元老院的控制,不滿足貴族共和政體。凱撒想發動政變卻失敗了,它的侄子屋大維在公元前27年成功了,將羅馬共和國變成羅馬帝國。

之後的羅馬帝國走向了繼續擴張的道路,羅馬帝國征服了整個環地中海地區,將地中海變成帝國的內湖,東壓波斯,北擊諸蠻,南征埃及,西及大洋,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的龐大的帝國。

羅馬帝國對後世影響深遠,也同樣的將自己的強大永遠的烙刻在歐洲人的心目之中,成為歐洲人心中的光輝歷史。但是,比起羅馬帝國的武力,更強大的是羅馬帝國的文化征服。

有人說,羅馬第一次征服世界用的是武力,第二次征服世界靠的是法律。而法律比武力更強大更徹底,當然這裡的世界是歐洲人心中的世界觀→_→

羅馬帝國的法律從 習慣法 到 十二銅表法 是一個偉大的進步,這標誌著羅馬的法律解釋權不再只歸貴族所有,羅馬法律第一次出現 成文法 。之後發展成為 公民法 ,最後成為適用於帝國全境所有自由民的 萬民法 。羅馬的法律注重保護私人財產,將平等與公平的原則烙刻在每個自由民的內心深處,得到所有自由民的擁護和支持,羅馬法也成為後世國家立法的參考,羅馬法的自然法精神,公平與平等的原則具有永恆的價值。(作為法律系畢業的很激動啊有木有(≧▽≦))

羅馬帝國的文化是在羅馬本土文化和古希臘諸邦文化融合形成的,繼承了古希臘文明的很多精髓,羅馬的文化也是影響深遠。後來的中世紀末期,新興資產階級以復興羅馬文化為名反抗教廷,其實質是新瓶裝舊酒,以羅馬文化之名行資產階級文化之實。這也足以證明羅馬文化的影響有多麼深遠。

其次便是基督教,羅馬帝國的國教是基督教,基督教文化也是羅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督教給了歐洲人共同的信仰和認同,所以羅馬帝國內部人們的民族觀念相對淡薄,這也是當今歐盟能夠超越國家和民族成立的重要原因,共同的信仰和心理認同,因為原本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人。

而且,羅馬帝國給了歐洲一個統一的概念,一個強大的統一帝國的印象無論是十字軍東征,拿破崙的戰爭,還是希特勒的戰爭,或者是歐盟,都是要實現歐洲的統一,像方年的羅馬帝國一樣,建立一個統一帝國。

三世紀時,羅馬帝國分成兩部分,後來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建立了法蘭克等國家。而東羅馬帝國成了羅馬帝國唯一的正統。東羅馬帝國數次西征,想恢復羅馬帝國的榮光,然而曾經統一強盛的羅馬帝國一去不復返了。

東羅馬帝國(也叫拜占庭帝國)一直堅持著,見證了自己的輝煌與衰落,見證了阿拉伯帝國的崛起與崩潰,見證了奧斯曼帝國的崛起,見證了莫斯科大公國的崛起,在十五世紀時被奧斯曼帝國所滅,大量學者逃回西方,傳承了一部分東羅馬帝國文明,促進了歐洲的文藝復興。

而莫斯科大公國迎娶了最後的東羅馬帝國公主,在東羅馬帝國滅亡後,以東羅馬帝國唯一傳承,東正教正統自居,一直想著收復君士坦丁堡重現羅馬榮光。

所以說,羅馬帝國是歐洲人心中永恆的輝煌,就像提及漢人提及歷史必提及漢朝一樣,歐洲人提起歷史必提及羅馬帝國。

【華夏第一帝國:大秦帝國】
秦人先祖可追溯到部落時代的伯益,由於禹將王位傳給兒子啟,而這本應該禪讓給伯益的,所以秦人先祖對夏一直持敵對態度,遠離夏的統治中心。後來商湯起兵滅夏,秦人先祖也參與了,商建立之後,秦人先祖成了商的貴族,鎮守西隅。周武王滅商,秦人先祖沒有參與,對周持敵對態度,還跟隨商的殘餘勢力造反,失敗後全族成為周王奴隸。此時秦人先祖一族分裂,一部北上,成為後來趙國的祖先,一部西遷,成為後來秦人的祖先。

秦人全族成為奴隸,給周王室養馬。後來,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封在秦邑,賜秦姓。再到後來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周平王正式封秦為伯爵諸侯。並給秦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周室故土,能得到全是你的。

秦人被封為諸侯,爵位伯爵,拿到空頭支票之後開始了漫長的奮鬥。一代代國君率領秦人拋頭顱灑熱血,從西戎蠻夷手中一寸寸地奪回土地,數代國君死於戰爭中。

到秦穆公時代,稱霸西方,妄謀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進入戰國時代,魏國率先變法,國力強盛,奪取河西高原,從東封鎖秦國,從北部河西高原居高臨下可直插關中腹地。秦孝公父親秦獻公因同魏國戰爭中箭傷不治身亡

秦獻公死後秦孝公即位,勵志要奪回失地,變法圖強。面臨外有魏國欺壓,內有貴族專橫的局面,秦孝公開始廣招人才,任用商鞅進行變法,這也是戰國時代最徹底最深刻的變法,結束了奴隸制經濟,建立起土地私有制(主要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農民土地所有制)生產關係的封建社會,同時建立一套以民法為核心的秦律。(身為法律系畢業的再一次激動有木有(≧ω≦))

秦惠王時期合縱連橫,秦昭王時期遠交近攻,到了始皇帝時代,奮六世之餘烈,吞二周而亡諸侯,一統天下,建立華夏的第一個帝國。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大秦帝國南征百越,北征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搭箭。將華夏文明版圖從黃河長江流域擴展到南海至中南半島,北至蒙古高原。威震四夷,名揚海外。

大秦帝國第一次給了華夏統一的概念,將大一統帝國的強盛烙刻在每一個華夏人的心中。從此之後,華夏的政治家不再將分封天下作為政治目標,而是將建立統一帝國作為最高目標。大秦帝國建立起一套封建制度,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核心骨幹,影響中國兩千多年。從漢到清,無不是以秦製為骨增添骨肉,完善加強封建制度。

大秦帝國崩潰以後華夏之所以能夠再次建立起統一的大漢帝國是因為秦建立了華夏共同的認同。準確的說,華夏的心理認同在很早之前就有,各諸侯國雖然征戰頻繁,但由於夏商周文化的影響,特別是西周禮樂制度的影響,加之各國稱霸都以尊王攘夷為名,各諸侯國百姓是有共同的心理認同和文化認同的。他們對於各諸侯的征服可以接受,如果換成西戎,北狄,南蠻的話,是不可能有心理認同和文化認同的,因為自古就有華夷之辨。各諸侯都是華夏,其它的都是蠻夷。

其次,秦統一之後,祭祖封禪,宣揚三皇五帝以來的文化,同時設立皇帝封號,使皇帝成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後世皆稱皇帝。這樣大大強化了人民的文化心理認同感。儘管以項羽為首的六國老世族發動叛亂,但百姓們依然有著心理和文化認同,所以之後建立起漢帝國,漢帝國崩潰後經過分裂建立起隋唐帝國,就是因為,華夏人有著文化和心理認同。

哪怕是現在,中國人仍然執著於統一,沒有統一,一個政府就不算是合法政府,而一旦完成統一,將獲得人民的最高贊同,將成為事實上和名義上毫無疑問的正統!這就是秦給我們帶來的文化和心理認同。

秦開創了大一統帝國,開創封建社會,在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皇權是不斷加強的,皇帝對於整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掌控能力是越來越強的,但是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剛剛確立的秦朝,始皇帝對國家對臣工的控制力遠遠不及後世皇權不斷加強的皇帝們,至於和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滿清相比,更是遠遠不及。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在剛剛確立以及初步發展的時間裡,對國家的利大於弊,主要作用大於負面作用,對國家的影響主要是積極向上的,它維護了自給自足且分離傾向強的農耕帝國的統一,更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保護和促進農耕帝國經濟的發展,它奠定了今天我們這個統一國家(?ˇε ˇ?)奠定了我們這個世界大國的基礎。

從夏的部落邦聯,到商的方國聯盟,再到周的分封制邦聯,它們並不是真正的統一中國,由於中央對於地方的相對弱勢,他們不能有效管理地方,更不能對地方的分離做出有效的反應。

而秦則不同,秦以一套全新的制度——中央集權君主制真正意義上統一了中國,為當今中國作為一個世界性大國奠定了基礎。

最後,請允許我用一段話讚頌我心中的華夏第一帝國——大秦帝國:
廢分封,行郡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南征百越,北擊匈奴,并吞八荒,威震四海,開萬世不朽之功績,奠世界大國之根基。
大秦帝國從歷史長河中走過,它掃過了落後沉悶的邦國時代,開啟華夏雄居東方的帝國時代,它如同漫漫長夜中照亮黑暗的第一顆閃亮之星,它從黑暗中閃過,雖然只是一瞬,卻照亮了整個黑暗,從它之後,是繁星點點的璀璨星河。

所以說,無論是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還是大秦帝國,都給後世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ω≦)


推薦閱讀:

武侯祠里為什麼沒有法正?
到底是貧窮出藝術,還是富貴出藝術?
為什麼元朝統治的時間遠遠低於清朝呢?
秦始皇陵如果被發掘最有可能會發現什麼文物?
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到底出軌了嗎?

TAG:歷史 | 文化 | 秦始皇 | 世界史 |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 |